查看原文
其他

白沙茅龙笔传承人张瑞亨:匠心独运,笔画茅龙

中国网广东8月14日讯  圭峰山坐落于江门新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在圭峰山讲学时,就地取材,束扎茅草根部为茅龙笔,并以此写出富有独特力量感的岭南第一碑。

视频:卢健灏(实习生)

历史波折,决心传承


张瑞亨大师是国家级非遗白沙茅龙笔的传承人,他自幼迷恋书法,一次偶然机会在家中发现了破旧的茅龙笔,甚是喜爱。张瑞亨介绍说:“新会人把茅龙笔叫做‘风水笔’,茅龙草有‘草根变龙头’的传说,使用茅龙笔也有兴旺发达等这些吉利的意思。”茅龙笔经历了抗战时期的没落,在改革开放后,才在新会工艺美术厂开始恢复其制作和生产,17岁的张瑞亨进入工厂学习雕刻茅龙笔龙头,自此便与茅龙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沙茅龙笔


茅龙笔的传承和发展一波三折,新会工艺美术厂因为经济效益不佳改成了制衣厂。在艰难的环境中,张瑞亨没有放弃对茅龙笔的执着,反而继续锤炼茅龙笔的制作和使用技艺,他在茅龙草堂、冈州画院制作茅龙笔,研究书画,并把自己制作的茅龙笔推荐给书画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2008年,白沙茅龙笔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春秋,在张瑞亨的不断努力下,茅龙笔渐渐回转了生机。

刚柔并济,革故鼎新


茅龙笔以圭峰山的茅草作为原料,笔头软硬适中、吸墨性极佳又富于弹性,书写流畅的同时又坚韧耐用。与毛笔的柔软细密不同,茅龙笔在挥笔时笔划中易留空隙,形成独有的“飞白”,拥有“刀刻”般的美感。张瑞亨说,在使用上,毛笔的墨水淡了就要重新蘸水,笔尖散开之后没有办法作画,而茅龙笔的侧锋还可以继续作画,这就是茅龙笔最大的优点之一。

茅龙笔制作过程


茅龙笔通过蘸水的多少可以调节笔头软硬,适应不同的书法或绘画,张瑞亨还创新制作了便于上色的排笔以及画精致国画的茅龙国画笔,让茅龙画作风格更加多样。传统的茅龙笔笔身与笔头由同一段茅草捆扎,形态没有大的变化,张瑞亨则开拓创新,将笔头剪下,套入木雕笔身和玉雕笔身。笔头笔杆分开制作的设计,在保证茅龙笔使用性的同时,大大增强了茅龙笔的美观程度,也提高了收藏价值,加之配套的精美包装,成为了集工艺、文化、美术为一体的送礼佳品。

张瑞亨用茅龙笔绘画


时代向前,初心不变


几十年来,张瑞亨一直坚持研究白沙茅龙笔文化,从传承制作技艺到研制新式茅龙国画笔,再到创作茅龙笔书法绘画技法、研究刻字技术,开展茅龙笔文化讲学,设计周边产品……古人手中一捆简简单单的茅草,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逐渐焕发生机,在现代文化里得到保留和传承。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工艺美术品如果没有经济价值的支撑,很容易被抛弃在时光的长河里。张瑞亨坦言,非遗的传承只靠热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开发它的经济价值,“除了茅龙笔,我还在设计笔架和其他产品,并且和茅龙笔的书画一起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茅龙笔,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他说。张瑞亨还经常参与文化讲学,希望茅龙笔文化可以在下一代的手中继续传承,还和不同的行业探索文创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只要用心去做,不断创新发展,技艺就不会消失,非遗文化的传承会在时代的需求中不断重生。”张瑞亨如此说道。

作者:高浅 卢健灏(实习生)
支持: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可以




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网址:gba.china.com.cn)专门关注和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动态,增进各界共识,并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方面工作。频道依托高端的互联网媒体平台、组织丰富的智库资源,整合金融、科技、文旅、健康、教育、华侨、公益等多行业、多产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


中国网


中国网,网上中国。

China.org.cn/China.com.cn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从2000年成立以来,陆续实现了用中、英、法、西、德、日、俄、阿、韩、世界语10个语种11个文版发布信息,访问者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网是国家重大事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各大部委新闻发布会、“两会”新闻中心指定网络报道和直播媒体。中国网坚持以新闻为前导,以国情为基础,通过精心整合的即时新闻、翔实的背景资料和网上独家的深度报道,以多语种、多媒体的形式,向世界及时全面介绍中国。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gba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